烟台海岸带所与动物所合作揭示低氧胁迫下糖脂代谢稳态的维持机制
低氧是深海、高原、高空等环境下生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生物体在面对外界低氧环境压力时,会破坏体内糖脂代谢间的平衡关系,影响能量供应,进而导致生物体内环境稳态失衡,影响个体生存。因此,探讨低氧下生物体如何维持糖脂代谢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生理生态研究组(赵建民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研究团队等合作,重点关注动物低氧适应和响应中的糖脂代谢过程,采用生理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与行为学等技术手段,阐明了低氧胁迫下动物糖脂代谢稳态维持的关键机制,为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运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建立了EPAS1隼型小鼠模型,在模拟慢性低氧环境下,利用呼吸交换率(RER)来探究隼型小鼠在低氧条件下的糖、脂代谢偏向性。低氧处理后,隼型小鼠的RER值在0.75附近随机波动,而野生型小鼠的RER值显著降低(脂代谢偏向),说明隼型小鼠在低氧下具有维持糖脂代谢平衡的能力。肝脏转录组、代谢组分析印证了隼型小鼠肝具有更好的糖脂代谢调节能力。功能验证实验发现突变型EPAS1蛋白活性降低,钝化了隼型小鼠的低氧反应。此外,研究还分析了行为调节在隼型小鼠糖脂代谢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从进化角度看,隼型小鼠维持糖脂代谢稳态在机体应对低氧胁迫时具有重要意义:体重在低氧下可较快恢复,减少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提高急性低氧下小鼠的存活率。

图1 隼型小鼠模型构建及其在低氧下的生理表征
研究成果以“Homeostasis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a simulated hypoxic high altitude environment”为题发表于国际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烟台海岸带所胡莉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文章信息:
Yi Lin#,Bingyu Li,Xinying Shi,Yangkang Chen,Shengkai Pan,Zhenzhen Lin,Zhongru Gu,Frank Hailer,Li Hu*,Xiangjiang Zhan*. Homeostasis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a simulated hypoxic high altitude environment.Nature Communictations 16,9406 (2025).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4110-w.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