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承担的农业部国家公益性贝类专项启动会在青岛召开
2007-12-19 来源: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 大 中 小 】
2007-12-19 来源: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 大 中 小 】 | 【打印】 【关闭】
日前,农业部国家公益性贝类专项启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农业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科院黄海所、中国水科院南海所、广东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中科院南海所、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会议。该公益专项由中科院海洋所张国范研究员主持。
启动会上,项目首席专家张国范研究员作“贝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的专项总体设计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教授、中科院海洋所刘保忠副研究员、中国水科院黄海所方建光研究员、殷邦忠研究员、中科院海洋所杨红生研究员等各课题主要负责人分别就贝类品种培育、苗种繁育、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贝类加工与食品安全、贝类养殖水域和产品污染监测等方面作报告。
围绕上述报告,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为专项定位准确,围绕国家需求,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组织和调动了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性,针对产业各关键环节设置任务。首席科学家合理地划分了各课题负责人的责任;项目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合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应尽快启动,严格按照公益专项要求管理,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处理好研发和推广的关系,研推并重,力争使贝类产业的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
农业部国家公益性贝类专项(2007-2010)资助经费1498万,分为6个课题,针对我国贝类养殖产业面临的产业效率低、食品安全堪忧的局面,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产业链各主要环节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如品种培育、健康苗种大规模繁育、健康养殖、高效集约化养殖、养殖病害监控、食品安全控制和贝类精深加工技术等,并进行基地化示范,“打桩”“架桥”,将关键技术衔接、集成与优化,打造贝类绿色高效产业链。总体目标是建立3种贝类生态高效产业链,建设3个贝类区域示范中心,完善3种贝类养殖模式,创建1个中国贝类数据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