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成我国首个业务化热带海洋资料同化系统
2007-11-23 来源:中国海洋报 | 【 大 中 小 】
2007-11-23 来源:中国海洋报 | 【 大 中 小 】 | 【打印】 【关闭】
记者日前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获悉,该中心已建立起热带太平洋温度盐度同化业务化系统,并于10月1日开始在其网站上发布热带太平洋温度盐度再分析产品,用户登录其网站(http://dell1500sc.nmefc.gov.cn/qxzl/qxzl.asp)即可免费下载使用该产品。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个业务化海洋资料多变量同化系统。它的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之后具有发布热带太平洋温度盐度再分析产品的国家之一,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之列,对于提高我国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洋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我国作为太平洋沿岸国家,气候变化受海洋,特别是热带太平洋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Argo计划(全球海洋观测网)的实施,人们获取了大量海洋实时观测数据,为大洋实时预报和气候预测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如何对大量的实时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同化处理,准确把握热带海洋的变化过程,以提高气候预测的能力,成为海洋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前沿课题。
为了向气候预测、远洋渔业、海洋环境预报等诸多领域提供更好的实况分析初始场,从2005年开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国家海洋局有关职能司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海洋三维变量分析系统(OVALS)为基础,用近两年的时间建立起热带太平洋温度盐度同化业务化应用系统。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自行构筑了通用性强的风应力场、合乎要求的多种同化变量场等适合业务化操作的各种模块来配合调试、运行,并解决了资料预处理及入口、计算资源配置、便于移植等一系列业务化关键技术问题,建成了初始资料的接收和处理子系统、三维变分同化子系统、同化结果分析处理发布子系统,对海洋卫星遥感资料、全球海洋观测网(Argo)资料、热带大气海洋观测网(TAO)等观测资料进行同化分析处理,实现了热带太平洋温度盐度多元资料同化再分析的业务化运行。
在日前专家研讨评审会上,该系统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专家们一致认为,由该系统同化的温度和盐度再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对比,一致性较好,已实现稳定的业务化运行,在国内初步建立了第一个业务化海洋资料多变量同化系统。
有关科研人员表示,现阶段中心该产品的发布时间为每月25日左右,提供热带太平洋区域(东经120度~西经70度,北纬30度~南纬30度,水平分辨率为经向2度、纬向1度;垂向10米~630米)的温度、盐度月平均同化再分析场。今后随着对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还将提供更高分辨率、更大范围、更短时间间隔的再分析场,为气候预测等多种研究和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