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评点中国创新体系软肋:难以形成溢出效应

当“创新”成为席卷全国的标志时,源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中国科技评估报告却吹出了凉风:“中国的创新系统就像‘群岛’,各岛屿间没有充分联系,难以形成溢出效应。”
 
这份报告发布于9月11日,它承认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大幅增长,其数额已经匹敌德国,在科技方面中国已成为了全球竞争者。但是,中国在创新能力和表现方面与具有相似研发投资的经合组织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这一判断,并非无视中国的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在2006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这一令人鼓舞的事实。
 
报告的作者之一、经合组织科技与产业处的张钢博士对科学新闻记者解释:“科技论文发表量当然可以作为衡量知识生产量的一个指标,但是它很难作为创新的指标。在更多的情况下,专利数量被当作了创新的指针。”
 
张钢补充说,如果把创新理解为不断推出具有创造性的新产品,那么中国比起研发经费相同的德国来就差了。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公报显示,当年中国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664亿元,比2006年增长2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增至180亿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早在2006年就在专利申请数量上超过德国,居于世界第三位,但是按每10亿美元GDP产生的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排名,韩国位居榜首,日本、德国、新西兰和美国分居2至5位,中国排名则在第9位。
 
中国专利数量大,但是尚缺乏衡量科技应用的发明专利,而且中国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中,仍然以外国人为主。2007年,中国全年授予专利权35.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只占到总授权量的19.3%,为6.8万件,而授权给国内居民的专利不足一半,为3.2万件,占47.0%。
 
因此,正如中国领导人和科学领袖一再强调的那样,创新之于中国实在意义重大,OECD的中国科技评估报告亦持此论调。中国亟须改善出口结构,使之从基于低成本的劳动力转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让中国的出口主要来自中国公司而非外商投资企业,后者现在占据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将近90%。
 
报告的作者说,目前的研发与创新的区域模式在知识生产者和潜在的使用者之间创造了巨大的物理隔离。此外,尽管外国在华投资日益贡献于中国的创新,国内的企业界在研发累计投资、科技人力资源和相关基础设施等具有生产性价值方面的行动迟缓。
 
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22家中国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都接受过政府资助。
 
但是,张钢说,除了直接资助公司外,“对于中国来讲重要的是改善创新的框架,从而建立一种创新文化,并为企业提供条件和激励来把注意力转向创新。”
 
就激励企业创新的问题,记者也向北京华旗资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寻求意见。冯军说:“政府向各个公司分配资助太平均,像撒胡椒面,而不是集中在几家企业上以取得关键突破。反观韩国,政府集中资源培养了一批企业,带动了全国科技力量的壮大。”
 
另一方面,尽管部分地区在推进中国科技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而言,现在的区域创新模式并非最优,对于社会公平也十分不利,很多地区在创新方面发展严重不足。OECD的报告指出,中国如果要成为创新方面的世界领导者,它必须要解决区域差距并促进企业的投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钢表示,地区差异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国家创新系统和资源利用的问题,它已经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应尽快解决。
 
更多阅读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