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极区碳循环合作成绩卓越

2007年11月18日8时整 (北京时间),参加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的现场执行人张远辉研究员,按动了通向铱星的发射天线开关,一组组与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迅速传到了美国海洋大气局 (NOAA)大西洋海洋和气象研究实验室的全球碳循环 (GCC)官方网站上。这些与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是安装在 “雪龙”船上的二氧化碳走航观测系统,沿 “雪龙”船的考察航线每2分钟获取的一组包括海洋和大气二氧化碳分压 (pCO2)、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全球定位系统 (GPS)等现场观测数据。这些数据会于第二天在网上实时发布。它是中美极区研究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天13时51分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7日12时51分),中美合作极区碳循环研究项目的美方首席科学家里克·万宁科夫教授向国际海洋碳循环研究圈宣布:安装在 “雪龙”船上的二氧化碳走航观测系统成功运行!也就在当天,NOAA北极研究办公室主任约翰·考尔德向中国国家海洋局发来贺电: “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据称南大洋已经不像它先前那样会吸收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因此,我们成功地实现pCO2观测运转,表明我们可以开始从该海区获得更多的信息来验证该海域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雪龙”船上二氧化碳走航观测系统的成功运行,用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的话说就是:这是中美双方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晶,表明中国在极区碳循环的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惠根研究员认为:二氧化碳走航观测系统是 “雪龙”船科考实验室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一个重要的中美国际合作项目。该系统的成功运行,无论对提升 “雪龙”船的走航观测能力还是中美极地科学合作,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目前,全球变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碳循环也成为了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通过走航实际观测的方法来研究全球大洋碳循环是目前公认的最准确的一种方法,国际上一直在不断更新、整合过去40年来超过2700万个表层海水pCO2的测量数据,以提高全球碳通量评估和全球变暖推测的准确性。但南大洋、北冰洋及其周边海域的观测数据缺乏,成为了该评估和推测精确性的主要误差来源。中美合作在 “雪龙”船上安装的这套仪器设备就是要满足这一紧迫需求。该系统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权威的海洋-大气二氧化碳等多参数观测设备。

 

    中美合作极区碳循环研究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陈立奇研究员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对记者说: “雪龙”船的走航pCO2观测系统的成功运行,融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早在2002年的青岛中美极地科学研讨会上,他就曾提出中美合作开展极区碳循环研究的建议,并多次在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上介绍中方科学家在南大洋和北冰洋发现了极区海域的碳汇差异和不同的驱动机制。他的这些观点和建议,引起了美方的重视。2003年,美方推荐NOAA大西洋海洋与气象研究实验室的著名碳循环科学家里克·万宁科夫作为美方代表与我国的科学家商谈,经过了多次的双方协商,拟出了合作计划。该计划分别获得了美国NOAA、中国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经费支持。美方研制出一套用于走航海-气二氧化碳分压的高精度观测系统,中方则对原安装在 “雪龙”船上的二氧化碳观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用于走航和断面调查。 “雪龙”船上走航海-气二氧化碳分压多参数观测系统的成功运行,将获取大量的2万多海里航线上和南大洋测区的观测数据,并实现实时上网 (http://www.aoml.noaa.gov/ocd/gcc/xuelong_realtime.php),这对研究极区海域的碳循环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