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黄河三角州湿地是世界少有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大体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天然湿地面积比重较大,占湿地总面积的68.4%左右;人工湿地占总面积的31.6%。在天然湿地中,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占6.51%,陆地生态系统(湿草甸、灌丛、疏林、芦苇、盐碱化湿地)占48.12%;在人工湿地构成上,黄河三角洲以坑塘、水库为主,占该区人工湿地的57.69%。黄河三角洲上河流纵横交错,形成明显的网状结构,各种湿地景观成斑块状分布。在湿地存在形态上,黄河三角洲湿地以常年积水湿地(河流、湖泊、河口水域、坑塘、水库、盐池和虾蟹池以及滩涂)为主,占总面积的63%,且滩涂湿地在其中占优势地位;季节性积水湿地(潮上带重盐碱化湿地、芦苇沼泽、其它沼泽、疏林沼泽、灌丛沼泽、湿草甸和水稻田)占湿地总面积的37%。 该湿地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第四名。

  

                    黄河三角洲湿地

基本概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黄河,如同一条桀骜不驯的黄色巨龙,从黄土高原咆哮而过,而后,它裹泥带沙继续蜿蜒东流,经过5464千米的漫长征途,最终汇入蔚蓝浩瀚的渤海湾。 在黄河的入海口山东省东营市,有一片历经黄河千万年冲刷,由河水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平原——黄河三角洲。由于受到海水的顶托,黄河水流的速度到此减慢,大量泥沙得以在这里淤积沉淀,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最终形成了这片富饶辽阔的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同时伴随这片土地而生的,是以景观原始旖旎而闻名于世的黄河口湿地,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富,水文条件独特,海淡水交汇,形成了宽阔的湿地,浮游生物繁盛,极适宜鸟类居集。这里已发现将近300种鸟类栖息,被国际湿地组织官员谑称为“鸟类的国际机场”,黄河三角州湿地的主要价值正在于此。

   

黄河三角洲湿地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高达53.7%,形成了中国沿海最大的海滩植被。区内各类植物
  393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天然柳林675ha,天然苇荡3.3万ha,天然柽柳林8126ha。人工刺槐林5603ha,与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的人工刺槐林连接成一片,面积达11300ha。

 黄河三角洲湿地


   动物资源
  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鸟类资源丰富,珍稀濒危鸟类众多。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鸟类26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金雕、丹顶鹤、白头鹤、大鸨7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海鸬鹚、大天鹅、灰鹤、白尾鹞等33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在《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保护鸟类81种,自然保护区内有51种。在《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保护鸟类227种,自然保护区内有152种。

  

黄河三角洲湿地


   地理位置和特点
  保护区地处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20′,北纬37°35′~38°12′之间,包括黄河入海口和1976年以前引洪的黄河故道两部分,总面积15.3万ha,其中核心区7.9万ha,缓冲区1.1万ha,实验区6.3万ha。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资源是黄河近百年来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成陆的海相沉积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东西比降1:10000左右,潜水位小于2m,矿化度10~20ml/L,土壤为隐域性潮土和盐土土类,降水量551.6mm,蒸发量1928.2mm,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送给渤海弯的礼物,这片新生的三角洲湿地是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是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护最完整的湿地。
  黄河每年12.1亿立方米的办理沙量造就了这片年轻、宽阔的河口三角洲湿地,目前仍在以每年25平方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淤长。这里淤泥深度可过膝盖甚至将人吞没,再加上波状起伏的地形和大大小小的潮汐河流,使人望而却步,但正因为人为干扰小,使之成为在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之间长途迁飞的涉禽中途补充能量的天堂。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及至世界暖温带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此地区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经科学考察认定,区内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鸟类271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颧、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大鸨7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等34种,这里是丹顶鹤越冬的最北界,也是世界稀有鸟类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专家评价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暧湿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该地区是生态系统天然的“本底”和“物种基因库”,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博物馆,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