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的“红地毯”

    金秋时节,湛蓝的渤海湾天高云淡,北雁南飞。被誉为“国际湿地美景”的辽东湾红海滩,此时的芦苇银缨出鞘,剑叶潇洒,苇蟹肥美;滩涂上的翅碱蓬经霜染得更红,红焰如火,将九万多亩的海滩,铺上了一幅望无边际的“红地毯”。壮观的自然景色,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走红地毯,吃苇田蟹”,潇洒走一回。
 
                         
                                      双台河口红海滩
 
    红艳艳的海滩,不是泥沙的红,而是在滩涂上生长着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潮间带植物——翅碱蓬的本色。每当海水涨大潮时淹没在海底里,退潮后便露出来。翅碱蓬属于藜科植物,又名碱蓬草、黃须菜,每年4月钻出地面,嫩芽是绿色的,而在生长过程中,它一次次被潮水淹没,不断吸取土壤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逐渐加深,转为红色,到9月和10月的全盛期,红得发紫,一片一片地连接起来,形成一幅—幅辽阔无垠的“红地毯”。
 
    翅碱蓬是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叶条形,肉质,长 1~3厘米,宽1~2毫米,先端尖或钝,无柄。幼苗可作蔬菜;种子含油量20%以上,供食用或制皂、油漆、油墨等用油;油渣为良好饲料和肥料。翅碱蓬又是一种“救命草”,有许多感人的传说。据说,薛仁贵征东时曾路过辽东湾,当时追兵逼迫,军粮尽绝,兵士们饥寒交迫,形势十分危急。幸好有黄须菜(翅碱蓬)充饥,大军才转危为安。后来征东胜利,薛仁贵设宴庆功之时,不禁又记起黄须菜的功绩,令人采来摆上宴席,并将其冠名为“皇席菜”。 上世纪60年代,碱蓬草又成为当地人的“救命草”。 三年自然灾害让人们食不果腹,许多人出现水肿病。此时,海边渔民釆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红草馍馍,拯救了一代人渡过了饥饿的难关。
 
    辽东湾红海滩位于盘锦市西南30公里处。为了保护好自然资源,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1985年建立了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120万亩沼泽湿地为主。先后加入了“东亚及澳大利亚涉禽迁徙航道保护区网络”、“ 东北亚鹤类网络”、《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等。它与若尔盖草原、巴音布鲁克、三江平原、黄河三角洲、扎龙保护区一起并列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
 
    保护区成立后,自然环境越来越好,成为鸟类栖息繁殖地和迁徙的歇脚点和“加油站”, 吸引了鸟类267种。这里是我国丹顶鹤最南的繁殖地,有迁徙种群400多只;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基地,有黑嘴鸥7000余只,被称为“黑嘴鸥之乡”。 若站立在滩涂上14米高的放鹤亭上观鸟,是最佳位置。放眼“红地毯” 上空,丹顶鹤低垂曲颈,黑嘴鸥展翅翱翔,大天鹅、白头鹤、绿翅鸭、红嘴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儿南来北住迁飞不停,或在滩涂上徜徉、嬉戏,或在“红地毯”上栖息、觅食,是个名副其实的“鸟儿天堂”。
 
    在水陆相接处,是一片东西宽28公里,南北长130公里的芦苇荡,据说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最集中连片的芦苇沼泽地之一,年产芦苇50万吨,堪称亚洲第一。芦苇荡里土壤肥沃,这里出产的苇田蟹,虽然是海里生,淡水长,其最大特点是肥满度较好,公蟹膏满,母蟹黄多,肉质细腻,口感独特,食后口夹余香。
 
    翅碱蓬的生命力极强,每年以50米的速度向海中延伸,红海滩也追寻着海浪的足迹,一步步地走向大海,变海底为滩涂。为方便游客观赏自然美景,“红地毯” 上已建设了一座全长680米的“九曲廊桥”, 附设有餐厅、游廊、茶座等设施,让游客荡漾在这片万亩翅碱蓬的红色海洋中,其乐无穷,留连忘返。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