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景岭:谁来衔接海水淡化产业循环链?

        “对于海洋生物来说,过高含盐量的危害要远高于污染物。很多种海洋生物体内污染物超标5倍,仍然活蹦乱跳;但经初步调查、研究发现,如果海水的含盐量升高10%,渤海里的海洋生物将遭受重创;如果升高20%,部分海洋生物种类将可能灭绝。”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包景岭今天担忧地告诉记者,目前,渤海湾沿岸海水淡化产业正呈加速推进之势。而我国海水淡化方式主要是蒸馏和反渗透法,这两种方式将不可避免地排放大量浓缩海水,从而使部分海域海水盐度上升,进一步危害渤海的生态环境。

  难道曾被认为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有效手段的海水淡化一下子又成了海洋生物的大敌?包景岭说,这种危害不是不可避免的———浓缩海水虽然是海洋生物的大敌,却是盐场的上佳原料。据统计,一个日产20万吨的海水淡化厂,将浓缩海水送至盐场晒盐,可节省约25平方公里的盐田土地。

  “这听起来非常不错———海水淡化企业获得淡水后,把浓缩海水给盐场,实现了零排放;晒盐场节省了土地,还大大缩短了晒盐时间,同时减少海水量的抽取,最大限度降低了由此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危害。最终形成海洋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多方共赢。”但包景岭说,现在的问题是在一些地方,部门间协调不够,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比如把浓缩海水排到盐场,就涉及盐场和海水淡化企业双方的收费、节省下来土地的利用、直至盐场生产“节率”的调整等,这一切都包含着各部门利益,一旦协调不好,就会各不买账,导致循环“链”的断裂。

  他强调,如果各企业、各部门都只考虑自身利益,即使设想再完美、技术再完备,资源循环也只能停留在纸面。“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第三方,起利益协调作用。像在环评审批中,如果海水淡化企业不能落实浓缩海水的再利用出路,就不予通过;对于盐场,通过提高资源使用费等,迫使他们加大利用浓缩海水的力度等。作为企业,也要培养全局观念和提高环境意识。”

  据悉,处于渤海湾沿岸的天津市已建有大港电厂海水淡化厂,规划到2010年使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每年1.5亿吨,而远期规划将达到每年3亿吨;在唐山的曹妃甸地区,为了给自身配套及为北京供水,也提出了每年5亿到6亿吨生产能力的规划设想。

  “海水淡化将大量抽取海水,按目前的浓缩倍率2.5估算,仅天津、曹妃甸两地用水量就将达到每年20亿吨左右。”包景岭说,渤海湾作为典型的缓坡淤泥质半封闭海湾,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如此大规模的取水,将产生较大的环境生态影响。据初步估算,一个日产10万吨的海水淡化厂,如果连续3天把浓缩海水直接排入渤海湾,8平方公里的沿海海域盐度将提高10%—20%;连续排放30天,盐度提高20%的沿海海域面积就将达到23平方公里。按上述天津和曹妃甸规划的规模,受到危害的海域面积可能将达到上百平方公里。事实上,渤海湾主要生物的生存适宜盐度的上限约为33‰,当盐度超过40‰时,将造成一些生物物种的消失。

  包景岭强调,海水淡化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之一。但在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其生态环境影响。在国家层面,应该从环渤海湾地区整体考虑,对海水淡化工程合理规划,对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利益协调,形成循环经济模式。从目前天津市规划新建的海水淡化工程的经验来看,海水淡化可结合电厂建设,采取水、电、热、盐等联产模式,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幅度消减海水淡化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相关领域研发力度,积极开展环评研究。他表示,由于浓缩海水排放及其与周边海水交换情况比较复杂,相关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国家应加快制定相应标准,规范海水淡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