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母”暴发之谜

  每年的初春季节,黄渤海滨海养殖池水体会出现一片一片斑斓的红色,这些红色随着海波跌宕起伏。

  是谁给这片海域染上了颜色?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副研究员和研究生通过4年多的野外综合调查,揭示了染色精灵“红水母”暴发之谜。  

 

  图1 黄渤海灾害水母海月水母的暴发现象

  海月水母底栖螅状幼体:种群暴发性增殖的源头和关键

  原来,这看起来像赤潮的“红水母”是海月水母的碟状幼体。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是全球广泛分布的水母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渤海沿岸海域。它的生命周期包括了有性浮游世代和无性底栖世代(图2),其成长包括受精卵、浮浪幼虫、螅状幼体、碟状幼体、幼水母以及海月水母成体等几个阶段

  螅状幼体的无性生殖才是海月水母种群扩增的主要方式。一只1-3mm左右的螅状幼体在海底可以无性繁殖“克隆”出螅状幼体多达50只,而每只螅状幼体横裂释放出碟状幼体约6-10只,从理论上一只螅状幼体可产生数百只水母,可以说螅状幼体们是“小身体蕴含大能量”。  

  图2 海月水母生活史各阶段形态

  因此,海月水母底栖螅状幼体被认为是种群暴发性增殖的源头和关键。螅状幼体们不但有着迷你身材,而且“坚定地”附着在不易观察的海底,想要直接地找到它们无异于“大海捞针”。

  研究人员在滨海养殖池发现“红水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了潜水拍摄等调查,最终在黄渤海滨海养殖池中发现海月水母螅状幼体的大规模栖息地(图3)。  

 

  图3 黄渤海滨海养殖池的人工构建物为海月水母提供了大量附着基

  滨海养殖池:海月水母的“上佳育儿所”

  近年来,黄渤海沿岸的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利用滨海滩涂进行围塘养殖,收获海参等美味的同时,也给了海月水母们大量繁殖的“可乘之机”:网架、人工礁等水产养殖设施成为海月水母浮浪幼虫附着和螅状幼体生长发育的“上佳育儿所”。

  每年7-9月份,成群的海月水母在黄渤海沿岸“齐聚一堂”,它们有性繁殖释放出大量浮浪幼虫。当养殖户为滨海池塘进行换水时,个体迷你的浮浪幼虫随着换水的进行, “名正言顺”地进入到了海参池塘内,它们肆无忌惮地附着在海底的瓦片、海参笼和遮阳网等人工礁上,成长为螅状幼体。

  在池塘内,它们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风平浪静的“育儿所”,数量充足的“营养餐”,螅状幼体们心满意足地在这样的“育儿所”里茁壮成长,它们也并不满足,适宜的环境使它们更加疯狂的“抢占地盘”,不断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更多的螅状幼体。

    图4 滨海养殖池水母暴发示意图

  随后每年的4-5月份,螅状幼体们横裂成一叠叠的 “盘子”,每个“盘子”便是一个碟状幼体,这也就是养殖户所说的“红水母”——聚集一起便呈现出一片红红的颜色。

  这些“红水母”在池塘换水时随水排入大海,又会成长为我们所看到的一群群外型似精灵般透明的海月水母,重复它们爸爸妈妈的成长历程。

(作者 孙婷婷)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